自今年3月以來,電子欺詐騙子也開始準備搬家,一些新的詐騙程序,讓一些人不幸被招募。上海刑辯律師帶您看下面案例。
最近更突出的修復信用調查和模仿網上貸款兩種電子欺詐,希望公眾朋友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準確理解欺詐,捂住錢袋。
案例一
修復信用調查欺詐。騙子以信用調查修復、信用調查、不良信用記錄鏟。刪除等名義吸引客戶,一些急需粉飾信用調查的人,陷入了電子欺詐的陷阱。最近,杜女士急于買房,但由于信用記錄不好,她無法獲得銀行貸款。她在網上遇到了張,他聲稱可以修復信用調查。張滿口答應修復信用調查修復,但前提是支付第一筆。最后一筆錢。杜女士兩次給張轉賬3.5萬元,然后去銀行查詢,發現信息沒有修復,張也黑了自己,然后杜女士報警求助。
案例二
模仿網上貸款詐騙。2月.3月,中國農業銀行宜城支行員工發現了客戶銀行的模仿軟件。詢問了解到,該軟件是別人推薦的,稱這是中國農業銀行最新的惠民版專用軟件,專門方便客戶小額貸款,有模仿標志、偽造合同專用章等。銀行及時幫助客戶識破騙局,避免上當受騙,并陸續報警。
警方提醒
以上兩種電子欺詐技術是作案人冒充專業人員,盜用銀行標志,發出修復邀請,立即收錢。
1.個人信用調查由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調查中心管理,任何機構或個人無權刪除或修改;
2.所有自稱金融平臺、網貸平臺客服、提供取消不良網貸信用記錄和賬戶的都是詐騙;
3.登錄官方平臺或官方客服咨詢;
4.需要小額貸款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貸款產品,到正規的網貸平臺辦理手續;
5.請積極下載國家反詐騙中心APP,完成實名認證,打開預警功能,可有效攔截預警詐騙短信、電話、APP。如果公眾發現可疑情況或被騙,可以撥打96110咨詢。
上海刑辯律師講冒充領導詐騙請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