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遺棄罪是指對年老、年幼、生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承擔贍養義務拒絕贍養,情節不好的行為。
二、處罰第二百六十一條【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贍養義務拒絕贍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
三、遺棄罪立案標準對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有贍養義務拒絕贍養,情節惡劣。
在法制健全、重視人權的國家,拋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明顯不被允許。我國公民遺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作為有贍養義務人員不得隨意遺棄或拒絕贍養沒有獨立行為能力的家庭成員,否則一經認定就會被追究法律責任。遺失罪法院將作出多少年的判決?你是怎么認定的?主編在下面詳細回答。請耐心閱讀。
遺棄罪法院將作出多少年的判決?
一、遺棄罪的判決規定。
《刑法》第261條《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贍養義務拒絕贍養,情節惡劣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
二、遺棄罪的認定。
1.與虐待罪的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對象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撫養的權利義務關系,虐待罪侵犯的對象是復雜的對象,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權益,侵犯受害者的健康。
虐待罪的客觀性表現為經常或持續拷問、破壞家庭身心健康的行為。
(2)主要部件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遺棄者承擔法律贍養義務,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虐待罪的主體必須是在家庭內共同生活的成員。
(三)犯罪主觀不同。兩種罪行在主觀上是故意的,但故意的內容不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為者有意識地傷害受害者的肉體和精神。
(4)侵犯犯罪的對象不同。遺棄罪的犯罪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生病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罪的犯罪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2.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1)客體要求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合力支持的權利義務關系,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健康權利。
(二)犯罪客觀不同。遺棄罪的客觀性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有贍養義務拒絕贍養的故意傷害罪的客觀性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這種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一般直接加害受害者的身體,如受傷、刺傷、燒傷等。
(3)主要部件不同,遺棄罪的主要部件必須對遺棄者承擔法律贍養義務,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上故意的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者知道自己應該履行贍養義務,實際上也有履行贍養義務能力拒絕贍養的故意傷害罪,行為者有損害他人身體的故意。
3、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一)犯罪主觀不同。從主觀上講,遺失罪是履行贍養義務的行為者通過遺失逃避或轉嫁給他人自己承擔的贍養義務的目的,故意犯殺人罪的主觀故意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因此,行為者通過遺棄向他人轉嫁自己承擔的贍養義務的目的,其行為構成遺棄罪的行為者通過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行為達到殺害嬰兒和神智不清、行為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2)客觀要素不同。遺棄罪在客觀方面一般是將受害者遺棄在可以獲得救助的地方,如他人家的入口、車站、碼頭、街道等。故意殺人罪在客觀方面是將嬰兒和行動困難的老人放在無法得到救助的地方,例如將嬰兒遺棄在深山溝里的意識不清楚、行動困難的老人遺棄在野獸出沒、人跡罕見的荒野等。
公民在法制生活中不僅要享有權利,還要履行義務。作為贍養義務人,必須按照規定履行責任的實踐贍養義務。遺失罪法院判定幾年的服刑年限不長,但遺失行為無法挽回的結果,遺失者死亡的話,數罪并罰,不僅僅是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上海刑事辯護律師視角:暴露狂尾 | 上海刑事辯護律師解讀:猥褻事件 |
上海律師事務所解讀:潛逃23年故意 | 上海律師解讀:“9063噸!走私進口 |
上海律師解讀:“余華英賣掉的兒 | 上海律師視角:以法律之盾守護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