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財產,百度百科名片解釋為:是指狹義的數(shù)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相關法律法規(guī),下面由上海婚姻繼承律師為大家講解。
在我國,公民可供繼承的個人合法遺產,《繼承法》第三條作了列舉式的規(guī)定,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兜底條款“(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這也與《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規(guī)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基本相一致。
虛擬財產作為一種新型的財產表現(xiàn)形式,可否作為個人的合法財產予以繼承
虛擬財產,百度百科名片解釋為:是指狹義的數(shù)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包括長時間虛擬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這點是不能轉換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虛擬財產以及狹義的數(shù)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但由于目前網絡游戲的盛行,虛擬財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網絡游戲空間存在的財物,包括游戲賬號的等級,游戲貨幣、游戲人物擁有的各種裝備等等,這些虛擬財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現(xiàn)實中的財產。我國臺灣地區(qū)將之定義為:“網絡虛擬財產在本質上只是一組保存在服務器上的數(shù)字信息即電磁記錄”。
對于虛擬財產的法律保護,目前理論界主要有如下四種意見:1、物權保護:虛擬財產本質上是一種電磁記錄數(shù)據(jù),在法律上屬于無體物的范疇,它是游戲玩家付出時間、精力等勞動性投入或者通過貨幣購買等而取得,并可按玩家的意愿進行處分,因此可以成為物權的客體。2、債權保護:虛擬財產產生于游戲玩家與運營商之間的服務合同關系,只是債權存在的虛擬憑證。虛擬財產是玩家與運營商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象征,虛擬財產權的內容以合同的存在為前提,具有極強的相對性。3、知識產權保護:虛擬財產是玩家智慧與勞動的結晶,屬于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成果,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可復制性并需要一定的載體,因此應將其視為著作權來保護。4、新型財產保護:虛擬財產的權利不能簡單歸存于現(xiàn)有的權利形態(tài)中,屬于一種新型的無體財產權,比如信息財產。
無論這類在信息網絡狀態(tài)中新出現(xiàn)的虛擬財產權利屬性最終歸類如何,就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和保護而言,對于諸如網絡游戲虛擬貨幣、游戲金幣、游戲人物擁有的各種裝備等法律保護,筆者比較傾向于物權保護的方式,可以借鑒韓國的做法。在韓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角色和虛擬裝備獨立于服務商而具有財產價值,服務商只是為玩家的這些私有財產提供一個存放的場所,而無權對其作肆意的修改或刪除,這種網絡財產的性質與銀行賬號中的錢財并無本質的區(qū)別,即把網絡虛擬財產等同于一種電子貨幣,在法律上承認其具有物的屬性。在司法實踐中,我國已有將虛擬財產認定為法律意義上的財產的判例,比如 2003年全國首例虛擬財產失竊案中,法院認為:“關于丟失裝備的價值,雖然虛擬裝備是無形的,且存在于特殊的網絡環(huán)境中,但并不影響虛擬物品作為無形財產的一種獲得法律上的適當評價和救濟”。如果說,將虛擬財產予以物權的保護,那么在一定情形下,將個人擁有的虛擬財產作為公民的合法財產予以繼承也就順理成章了。
無論是民事代理,還是刑事辯護,上海婚姻繼承律師代理案件講求專業(yè)、對待所有當事人講求誠信、工作講求高效,做到盡最大努力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