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經過
愛美的心忽然停了,女人智力一歲。深圳的小麗今年31歲。她是家中的獨生子。為追求完美,于2020年5月在深圳一家美容整形機構進行眼瞼修復及隆鼻手術。不料,在麻醉后的5分鐘內心臟驟停,經過多次搶救才脫離險境。
家長表示,由于手術造成的后遺癥很嚴重,女兒常常出現驚慌、尖叫等異常現象,連父母都認不出,也總覺得自己生了蛇或蟲子。經過鑒定,這次事故造成小李六級殘疾,目前智力水平只相當于一歲嬰兒。醫生在咨詢小李之后得出結論,她可能需要終生陪伴。
案件結果
針對小李的經歷,深圳南山區衛生監督檢查部門負責人告訴媒體,事件發生后,他們第一次進行了干預調查,整形外科機構許可證合格,小李兩名醫生有醫療資格,然而,一名外國醫生有證書,但沒有通過中國美容醫生的記錄。該負責人表示,今年1月,衛生監督研究所對整形外科機構進行了2萬元罰款,關閉1個月的行政處罰,涉案醫生被罰款5000元,關閉6個月。
3月21日,深圳市南山區衛生局發布通知稱:2020年5月,涉案醫療美容機構和醫生依法立案查處,轄區內同類機構開展專項檢查。目前,患者家屬和醫療美容機構在街道社區的調解下進行了多次討論,但尚未達成協議。
醫美亂象
醫藥美容市場混亂,缺少麻醉乏突出問題是什么?
“醫療美容管理辦法”將醫療美容定義為用藥、手術、醫療器械等創傷性或侵入性醫療技術對人體的外觀及各個部位進行修復、改造。
當前,醫療美容逐漸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青睞對象。不管是用蓋章的水光針,還是在臉上畫棋盤的熱瑪吉,總有一個項目可以抓住人們對美的熱愛。但是,在不斷增長的醫療美容市場背后,巨大的利益驅使也產生了很多混亂。院校不合格、非醫務人員、藥品來源不明等問題,反映出這個行業目前的狀況并非如表面。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姜紅表示:目前,不少民營醫院還未取得全麻醫師資格,大型手術器械、技術儲備不足,甚至缺少呼吸機、人員、柜臺、藥品、藥品等,這些都是醫療美容麻醉面臨的困境。目前,中國的醫療美容行業有超過15萬非法從業人員,6萬多家非法醫療美容機構不合格,是普通診所的4倍。醫患糾紛一經發生,消費者身心財產損失不可估量。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說法
在選擇調解、起訴等方式進行維權時,應注重證據的收集。
因此,在遇到黑醫美所帶來的意外災難時,消費者應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二百一十八條,病人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另外,如果整形機構存在違法行為,當地相關部門還可以進一步追究其行政責任。廖永宇說:第一,當事人可以提前和醫院溝通,有些整形醫院會選擇補償或者免費修復。如有爭議,可向有關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訴,申請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醫患雙方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申請后,可組織雙方協商,經雙方同意。搜集證據時,雙方應注意醫學事實證明、病歷、住院證、繳款憑證三個方面;破壞后果的證據,例如前后對比的錄像照片,證人證言等。損壞賠償證據,例如出院證明、醫療費用發票、農民工工資證明、殘障證明、交通費、住宿費發票等等。
關于民法的相關條文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條病人在診療活動中損害,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相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藏或拒絕提供與爭議有關的醫療記錄;
(三)醫療記錄丟失、偽造、篡改或非法銷毀。
關于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
第55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損失,增加賠償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三倍;增加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其他法律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
需整容者在就醫前,應事先進行調查,選擇正規的美容機構就醫,并注意檢查醫療美容機構及醫務人員的資歷,以免輕信廣告而輕信。另外,美容醫師應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并在就醫過程中保留必要的證據,包括就診記錄、支付憑證、進行醫學美容前設計等。上海醫療糾紛律師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視角下醫療機構 |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視角下患者在醫 |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視角下的醫療損 |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談整形診所變更 |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視角:男子治H |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解讀:國家醫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