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是醫療事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指醫務人員在執行醫療行為時,未按照醫學常識和規范操作,導致患者身體損害或致死的行為。在醫療過錯的情況下,如果醫療機構和患者之間存在爭議,需要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但是,在一些明顯的醫療過錯案件中,為何還需要申請鑒定?這是上海律師事務所在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一、醫療過錯的認定標準
在醫療過錯的認定中,需要考慮醫務人員在執行醫療行為時是否符合醫學常識和規范操作的要求。通常,認定醫療過錯需要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確定醫療標準:醫療標準是指醫學界普遍認可的醫療技術規范和操作流程,是醫務人員執行醫療行為的依據。在認定醫療過錯時,需要確定醫療標準是否符合醫學常識和規范操作。
判斷醫務人員是否存在過錯行為:醫務人員在執行醫療行為時,需要按照醫療標準進行操作。如果醫務人員未按照醫療標準執行醫療行為,導致患者身體損害或致死,就可以認定存在過錯行為。
確定因果關系:在認定醫療過錯時,還需要確定醫療過錯是否直接導致患者的身體損害或致死。如果存在因果關系,就可以認定醫療過錯的存在。二、為何需要申請鑒定
在醫療過錯的認定中,有些案件中存在比較明顯的醫療過錯行為,但是仍然需要申請鑒定。這是因為,在醫療事故賠償中,需要依據醫療鑒定的結論進行賠償計算。具體來說,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確定損害程度:在醫療鑒定中,需要確定患者的身體損害程度,以便確定賠償金額。如果患者沒有進行鑒定,就無法確定損害程度,也就無法確定賠償金額。
確定醫療過錯的因果關系:在醫療事故中,患者的身體損害或致死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不一定全部由醫療過錯導致。因此,在確定醫療過錯的責任時,需要依據醫療鑒定的結論確定醫療過錯與患者身體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以便判定醫療過錯的責任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醫療鑒定是在獨立第三方機構的鑒定下進行的,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并沒有利益關系,因此鑒定結果相對客觀可信。同時,醫療鑒定還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對患者身體損害的影響,從而更準確地判斷醫療過錯的責任。
三、案例分析
在實際醫療過錯案件中,申請鑒定的情況比較常見。下面以一起實際案例為例進行分析。
案例:張某在上海市某醫院進行腦部手術,手術后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導致其癱瘓。張某認為是醫療機構存在過錯行為,導致其身體損害,因此起訴該醫療機構要求賠償。在訴訟過程中,雙方無法就醫療過錯的存在和責任達成一致意見,因此需要申請鑒定。
在該案件中,申請鑒定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行為,并且確定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與患者的身體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通過鑒定,可以確定醫療機構在手術過程中未按照醫療標準執行醫療行為,導致張某的身體損害,同時確定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與張某的身體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在此基礎上,法院可以依據鑒定結果判定醫療機構的過錯責任,并確定賠償金額。
四、法律規定
在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中,明確規定了醫療事故賠償中需要申請醫療鑒定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對鑒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申請重新鑒定;經鑒定結果確認醫療事故的成因、損害程度和與醫療活動的因果關系后,應依照鑒定結論,結合法律規定,認定醫療事故的性質、范圍和賠償責任。”
同樣,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也對醫療鑒定進行了規定。其中第十一條明確規定:“醫療事故原因認定難以確定的,應當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當事人對鑒定結果有異議,可以申請重新鑒定。經鑒定結果確認醫療事故的成因、損害程度和與醫療活動的因果關系后,應當依照鑒定結論,結合法律規定,認定醫療事故的性質、范圍和賠償責任。”
此外,上海市還出臺了《上海市醫療事故處理暫行規定》,其中第十四條規定:“對于鑒定結果存在爭議的,當事人可以要求重新鑒定;鑒定結果應當經過當事人同意后,作為處理醫療事故的依據。”
五、結論
在醫療過錯責任糾紛中,明顯的醫療過錯也需要進行醫療鑒定。申請醫療鑒定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行為,并確定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與患者的身體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上海律師事務所認為,通過醫療鑒定的結果,可以幫助法院判定醫療機構的過錯責任,并確定賠償金額。在實際操作中,申請醫療鑒定需要遵循相關法律規定,依據鑒定結果認定醫療過錯責任,確保醫療過錯責任的判定客觀公正。
人民法院如何解決醫療糾紛案件鑒 |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是舉證責任倒置 |
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一樣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