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qaugq"></ul>
  • <ul id="qaugq"></ul>
    <strike id="qaugq"><menu id="qaugq"></menu></strike>

    關于我們

    上海律師網隸屬于上海市富譽律師事務所 ,律所成立于1998年, 擁有近200人的律師團隊,各領域均有專家級律師坐鎮 ,平均執業年限在5年以上 ,70%以上律師獲得法律碩士學位。24年來,秉承專業化、規?;?、品牌化、國際化的發展理念,為數以萬計的客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解決各類疑難糾紛案件上萬起,其中不乏重大案件,在業界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客戶的信賴。 獲得優秀律師事務所、司法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律師團隊

    律師團隊

    開庭辯護

    律所榮譽

    律所環境

    律所環境

    律所環境

    上海法律專題咨詢

    主頁 > 其他糾紛 > 法律專題 >

    第八十二條 刑罰的具體運用程序

    時間:2021-03-01 10:30 點擊: 關鍵詞:刑罰的具體運用程序

      第八十二條 程序

      條文內容

      第八十二條 內容

      第八十二條 對于犯罪分子的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程序進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假釋。

      釋義闡明

      第八十二條 釋義

      本條是關于假釋程序的規定。

      對于犯罪分子的假釋,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非經法定的程序不得假釋。根據本條規定,假釋的程序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減刑程序進行,即由執行機關向所在地的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釋建議書,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假釋案件,依照本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審查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否已經實際執行原判刑罰二分之一以上刑期;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否已經實際執行十年以上刑期,更重要的是應審查罪犯在獄中是否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會不會再危害社會。經過審理,人民法院認為符合假釋條件的,應當作出假釋的裁定。對于不符合假釋條件的,不予假釋。

      對于假釋的,應當制作裁定書,裁定書應當送達提出假釋建議的執行機關。不經過上述法定的假釋程序,不得假釋。

      解釋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2014年6月1日施行 法釋〔2014〕5號)

      為進一步規范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程序,確保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的合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減刑、假釋案件審理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對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二)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三)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提出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四)對被判處拘役、管制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執行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減刑,應當根據情況,分別適用前款的有關規定。

      第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審查執行機關移送的下列材料:

      (一)減刑或者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等;

      (五)其他根據案件審理需要應予移送的材料。

      報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人民檢察院對報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檢察意見的,執行機關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經審查,材料齊備的,應當立案;材料不齊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在三日內補送,逾期未補送的,不予立案。

      第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立案后五日內將執行機關報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等材料依法向社會公示。

      公示內容應當包括罪犯的個人情況、原判認定的罪名和刑期、罪犯歷次減刑情況、執行機關的建議及依據。

      公示應當寫明公示期限和提出意見的方式。公示期限為五日。

      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依法由審判員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除應當審查罪犯在執行期間的一貫表現外,還應當綜合考慮犯罪的具體情節、原判刑罰情況、財產刑執行情況、附帶民事裁判履行情況、罪犯退贓退賠等情況。

      人民法院審理假釋案件,除應當審查第一款所列情形外,還應當綜合考慮罪犯的年齡、身體狀況、性格特征、假釋后生活來源以及監管條件等影響再犯罪的因素。

      執行機關以罪犯有立功表現或重大立功表現為由提出減刑的,應當審查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現是否屬實。涉及發明創造、技術革新或者其他貢獻的,應當審查該成果是否系罪犯在執行期間獨立完成,并經有關主管機關確認。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采取開庭審理或者書面審理的方式。但下列減刑、假釋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報請減刑的;

      (二)報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釋一般規定的;

      (三)公示期間收到不同意見的;

      (四)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

      (五)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系職務犯罪罪犯,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

      第七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執行機關及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參加庭審。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通知證明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證人,公示期間提出不同意見的人,以及鑒定人、翻譯人員等其他人員參加庭審。

      第八條 開庭審理應當在罪犯刑罰執行場所或者人民法院確定的場所進行。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視頻開庭的方式進行。

      在社區執行刑罰的罪犯因重大立功被報請減刑的,可以在罪犯服刑地或者居住地開庭審理。

      第九條 人民法院對于決定開庭審理的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執行機關、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和有必要參加庭審的其他人員,并于開庭三日前進行公告。

      第十條 減刑、假釋案件的開庭審理由審判長主持,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審判長宣布開庭,核實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的基本情況;

      (二)審判長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檢察人員、執行機關代表及其他庭審參加人;

      (三)執行機關代表宣讀減刑、假釋建議書,并說明主要理由;

      (四)檢察人員發表檢察意見;

      (五)法庭對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立功表現、重大立功表現的事實以及其他影響減刑、假釋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六)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作最后陳述;

      (七)審判長對庭審情況進行總結并宣布休庭評議。

      第十一條 庭審過程中,合議庭人員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可以向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證人、執行機關代表、檢察人員提問。

      庭審過程中,檢察人員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在經審判長許可后,可以出示證據,申請證人到庭,向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及證人提問并發表意見。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在經審判長許可后,可以出示證據,申請證人到庭,向證人提問并發表意見。

      第十二條 庭審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需要進行調查核實,或者檢察人員、執行機關代表提出申請的,可以宣布休庭。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能夠當庭宣判的應當當庭宣判;不能當庭宣判的,可以擇期宣判。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書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就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是否符合減刑、假釋條件進行調查核實或聽取有關方面意見。

      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書面審理減刑案件,可以提訊被報請減刑罪犯;書面審理假釋案件,應當提訊被報請假釋罪犯。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符合法律規定的減刑、假釋條件的,作出予以減刑、假釋的裁定;

      (二)被報請減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規定的減刑條件,但執行機關報請的減刑幅度不適當的,對減刑幅度作出相應調整后作出予以減刑的裁定;

      (三)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減刑、假釋條件的,作出不予減刑、假釋的裁定。

      在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前,執行機關書面申請撤回減刑、假釋建議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十七條 減刑、假釋裁定書應當寫明罪犯原判和歷次減刑情況,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事實和理由,以及減刑、假釋的法律依據。

      裁定減刑的,應當注明刑期的起止時間;裁定假釋的,應當注明假釋考驗期的起止時間。

      裁定調整減刑幅度或者不予減刑、假釋的,應當在裁定書中說明理由。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后,應當在七日內送達報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同級人民檢察院以及罪犯本人。作出假釋裁定的,還應當送達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

      第十九條 減刑、假釋裁定書應當通過互聯網依法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裁定不當,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糾正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并在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發現本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也可以自行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定。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司法部關于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定(2014年12月1日施行 司法部令第130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刑罰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實行辦案責任制。

      第三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刑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提請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四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的減刑,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后,提請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和監獄分別成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由分管領導及刑罰執行、獄政管理、教育改造、獄內偵查、生活衛生、勞動改造、政工、監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分管領導任主任。監獄管理局、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成員不得少于9人。

      第六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由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監獄長辦公會議決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刑罰執行部門審查監獄依法定程序提請的減刑、假釋建議并出具意見,報請分管副局長召集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審核后,報局長審定,必要時可以召開局長辦公會議決定。

      第二章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的程序

      第七條 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結合罪犯服刑表現,由分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提出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報經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同意后,由監區報送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

      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由直屬分監區或者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提出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報送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

      分監區、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以及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情況,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第八條 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提請減刑、假釋,應當報送下列材料:

      (一)《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二)監區長辦公會議或者直屬分監區、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會議的記錄;

      (三)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四)罪犯計分考核明細表、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和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五)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第九條 監獄刑罰執行部門收到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材料后,應當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一)需提交的材料是否齊全、完備、規范;

      (二)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是否來源合法;

      (三)罪犯是否符合法定減刑、假釋的條件;

      (四)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是否適當。

      經審查,對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提請條件的,應當通知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補充有關材料或者退回;對相關材料有疑義的,應當提訊罪犯進行核查;對材料齊全、符合提請條件的,應當出具審查意見,連同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報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提請罪犯假釋的,還應當委托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進行調查評估,并將調查評估報告一并提交。

      第十條 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召開會議,對刑罰執行部門審查提交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會議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監獄可以邀請人民檢察院派員列席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會議。

      第十一條 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后,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的罪犯名單以及減刑、假釋意見在監獄內公示。公示內容應當包括罪犯的個人情況、原判罪名及刑期、歷次減刑情況、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及依據等。公示期限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如有監獄人民警察或者罪犯對公示內容提出異議,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進行復核,并告知復核結果。

      第十二條 監獄應當在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完成評審和公示程序后,將提請減刑、假釋建議送人民檢察院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后,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和評審意見連同人民檢察院意見,一并報請監獄長辦公會議審議決定。監獄對人民檢察院意見未予采納的,應當予以回復,并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監獄長辦公會議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由監獄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公章,并由監獄刑罰執行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制作《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連同有關材料一并提請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檢察院對提請減刑、假釋提出的檢察意見,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監獄應當將《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連同有關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

      第十四條 監獄在向人民法院提請減刑、假釋的同時,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

      第十五條 監獄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計分考核明細表、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

      (四)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五)提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六)根據案件情況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應當同時提交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簽署意見的《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第三章 監獄管理局審核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程序

      第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刑罰執行部門收到監獄報送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材料后,應當進行審查。審查中發現監獄報送的材料不齊全或者有疑義的,應當通知監獄補充有關材料或者作出說明。審查無誤后,應當出具審查意見,報請分管副局長召集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

      第十七條 監獄管理局分管副局長主持完成審核后,應當將審核意見報請局長審定;分管副局長認為案件重大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的,可以建議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審議決定。

      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由局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管理局公章。

      第四章 附則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監獄應當派員參加庭審,宣讀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并說明理由,配合法庭核實相關情況。

      第十九條 分監區、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會議、監區長辦公會議、監獄評審委員會會議、監獄長辦公會議、監獄管理局評審委員會會議、監獄管理局局長辦公會議的記錄和本規定第十五條所列的材料,應當存入檔案并永久保存。

      第二十條 違反法律規定和本規定提請減刑、假釋,涉嫌違紀的,依照有關處分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監獄辦理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請備案審查。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法變遷史 2014修訂 對照 2003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定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定

      【發布日期】 2014.10.11

      【發布日期】 2003.04.02

      【實施日期】 2014.12.01

      【實施日期】 2003.05.0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刑罰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的有關規定,結合刑罰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實行辦案責任制。

      第二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集體評議、首長負責的工作制度。

      第三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刑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提請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三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提請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四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的減刑,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后,提請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四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的減刑,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后,提請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和監獄分別成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由分管領導及刑罰執行、獄政管理、教育改造、獄內偵查、生活衛生、勞動改造、政工、監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分管領導任主任。監獄管理局、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成員不得少于9人。

      第五條 監獄成立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由主管副監獄長及刑罰執行、獄政管理、教育改造、生活衛生、獄內偵查、監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主管副監獄長任主任。監獄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不得少于7人。

      第六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由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監獄長辦公會議決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刑罰執行部門審查監獄依法定程序提請的減刑、假釋建議并出具意見,報請分管副局長召集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審核后,報局長審定,必要時可以召開局長辦公會議決定。

      第六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由分監區集體評議,監區長辦公會審核,監獄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監獄長辦公會決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減刑、假釋建議,應當由主管副局長召集刑罰執行等有關部門審核,報局長審定,必要時可以召開局長辦公會決定。

      第二章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的程序

      第二章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的程序

      第七條 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結合罪犯服刑表現,由分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提出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報經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同意后,由監區報送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

      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由直屬分監區或者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提出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報送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

      分監區、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以及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情況,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第七條提請減刑、假釋,應當由分監區召開全體警察會議,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結合罪犯服刑表現,集體評議,提出建議,報經監區長辦公會審核同意后,報送監獄刑罰執行(獄政管理)部門審查。

      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由全體警察集體評議,提出減刑、假釋建議,報送監獄刑罰執行(獄政管理)部門審查。

      分監區、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的集體評議以及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情況,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第八條 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提請減刑、假釋,應當報送下列材料:

      (一)《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二)監區長辦公會議或者直屬分監區、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會議的記錄;

      (三)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四)罪犯計分考核明細表、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和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五)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第八條 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提請減刑、假釋,應當報送下列材料:

      (一)《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二)監區長辦公會或者直屬分監區、監區集體評議的記錄;

      (三)終審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四)罪犯計分考核明細表、獎懲審批表、罪犯評審鑒定表和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第九條 監獄刑罰執行部門收到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材料后,應當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一)需提交的材料是否齊全、完備、規范;

      (二)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是否來源合法;

      (三)罪犯是否符合法定減刑、假釋的條件;

      (四)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是否適當。

      經審查,對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提請條件的,應當通知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補充有關材料或者退回;對相關材料有疑義的,應當提訊罪犯進行核查;對材料齊全、符合提請條件的,應當出具審查意見,連同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報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提請罪犯假釋的,還應當委托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進行調查評估,并將調查評估報告一并提交。

      第九條監獄刑罰執行(獄政管理)部門收到對罪犯擬提請減刑、假釋的材料后,應當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一)需提交的材料是否齊全、完備、規范;

      (二)認定罪犯是否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

      (三)擬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是否適當;

      (四)罪犯是否符合法定減刑、假釋的條件。

      刑罰執行(獄政管理)部門完成審查后,應當出具審查意見,連同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報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監獄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

      第十條 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召開會議,對刑罰執行部門審查提交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會議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監獄可以邀請人民檢察院派員列席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會議。

      第十條監獄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召開會議,對刑罰執行(獄政管理)部門審查提交的減刑、假釋建議進行評審。會議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第十一條 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后,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的罪犯名單以及減刑、假釋意見在監獄內公示。公示內容應當包括罪犯的個人情況、原判罪名及刑期、歷次減刑情況、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及依據等。公示期限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如有監獄人民警察或者罪犯對公示內容提出異議,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進行復核,并告知復核結果。

      第十一條監獄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后,應當將擬提請減刑、假釋的罪犯名單以及減刑、假釋意見在監獄內公示。公示期限為7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如有警察或者罪犯對公示內容提出異議,監獄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進行復核,并告知復核結果。

      第十二條 監獄應當在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完成評審和公示程序后,將提請減刑、假釋建議送人民檢察院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后,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和評審意見連同人民檢察院意見,一并報請監獄長辦公會議審議決定。監獄對人民檢察院意見未予采納的,應當予以回復,并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監獄提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完成評審和公示程序后,應當將擬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和評審報告,報請監獄長辦公會審議決定。

      第十三條 監獄長辦公會議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由監獄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公章,并由監獄刑罰執行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制作《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連同有關材料一并提請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檢察院對提請減刑、假釋提出的檢察意見,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監獄應當將《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連同有關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

      第十三條 經監獄長辦公會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由監獄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公章,并由監獄刑罰執行(獄政管理)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制作《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連同有關材料一并提請人民法院裁定。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監獄應當將《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連同有關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

      第十四條 監獄在向人民法院提請減刑、假釋的同時,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

      第十五條監獄在向人民法院提請減刑、假釋的同時,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面通報派出人民檢察院或者派駐檢察室。

      第十五條 監獄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計分考核明細表、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

      (四)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五)提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六)根據案件情況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應當同時提交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簽署意見的《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第十四條監獄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據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應當同時提交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簽署意見的《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第三章 監獄管理局審核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程序

      第三章 監獄管理局審核減刑、假釋建議的程序

      第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刑罰執行部門收到監獄報送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材料后,應當進行審查。審查中發現監獄報送的材料不齊全或者有疑義的,應當通知監獄補充有關材料或者作出說明。審查無誤后,應當出具審查意見,報請分管副局長召集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

      第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收到監獄報送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材料后,應當由主管副局長召集刑罰執行(獄政管理)等有關部門進行審核。審核中發現監獄報送的材料不齊全或者有疑義的,應當通知監獄補交有關材料或者作出說明。

      第十七條 監獄管理局分管副局長主持完成審核后,應當將審核意見報請局長審定;分管副局長認為案件重大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的,可以建議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審議決定。

      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由局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管理局公章。

      第十七條監獄管理局主管副局長主持完成審核后,應當將審核意見報請局長審定;對重大案件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的罪犯的減刑、假釋問題,可以建議召開局長辦公會審議決定。

      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由局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管理局公章。

      第四章 附則

      第四章 附則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監獄應當派員參加庭審,宣讀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并說明理由,配合法庭核實相關情況。

      第十九條 分監區、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會議、監區長辦公會議、監獄評審委員會會議、監獄長辦公會議、監獄管理局評審委員會會議、監獄管理局局長辦公會議的記錄和本規定第十五條所列的材料,應當存入檔案并永久保存。

      第二十條 違反法律規定和本規定提請減刑、假釋,涉嫌違紀的,依照有關處分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對違反法律規定和本規定提請減刑、假釋的,視情節給予責任人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監獄辦理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請備案審查。

      第十九條司法部直屬監獄提請減刑、假釋的程序,按照本規定辦理;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報送司法部監獄管理局審核。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司法部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12年7月1日施行 法釋〔2012〕2號)

      第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案件,維持原判決、裁定的,原減刑、假釋裁定效力不變;改變原判決、裁定的,應由刑罰執行機關依照再審裁判情況和原減刑、假釋情況,提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重新作出減刑、假釋裁定。

      第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審查執行機關是否移送下列材料:

      (一)減刑或者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的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制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等;

      (五)其他根據案件的審理需要移送的材料。

      提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社區矯正機構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人民檢察院對提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的檢察意見,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經審查,如果前三款規定的材料齊備的,應當立案;材料不齊備的,應當通知提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補送。

      第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一律予以公示。公示地點為罪犯服刑場所的公共區域。有條件的地方,應面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罪犯的姓名;

      (二)原判認定的罪名和刑期;

      (三)罪犯歷次減刑情況;

      (四)執行機關的減刑、假釋建議和依據;

      (五)公示期限;

      (六)意見反饋方式等。

      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采用書面審理的方式。但下列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提請減刑的;

      (二)提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規定的;

      (三)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

      (四)公示期間收到投訴意見的;

      (五)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有開庭審理必要的。

      第二十七條 在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前,執行機關書面提請撤回減刑、假釋建議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十八條 減刑、假釋的裁定,應當在裁定作出之日起七日內送達有關執行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罪犯本人。

      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發現本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應當依法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定。

      地方規定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實施細則(2005年6月1日施行)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要求執行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提請減刑建議書》或《提請假釋建議書》;

      (二)生效的裁判文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證據及相關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

      (五)提請對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罪犯的減刑、假釋的,除上述材料外,還應提交經省監獄管理局簽署意見的《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除(一)、(五)項外,還應提供(二)、(三)、(四)項材料的復印件或能反映(二)、(三)、(四)項準確情況的附表,由人民法院存卷。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依法組成合議庭,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減刑、假釋。對復雜、疑難的案件,應提交審判委員會研究決定。

      第二十三條 辦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審理減刑、假釋案件裁前公示制度。除死刑緩期執行減為無期徒刑的外,其他減刑、假釋案件經合議庭評議后,應將擬減刑、假釋罪犯的以下情況予以公示:

      (一)罪犯的姓名、年齡;

      (二)原判的罪名、刑期;

      (三)服刑表現情況,包括獲獎勵和處罰的時間、種類、次數;

      (四)上次裁定減刑的時間;

      (五)擬減刑的幅度;

      (六)擬減刑、假釋的法律依據。

      第二十四條 裁前公示應在罪犯服刑的生活和勞動場所,采用張貼公告的形式進行,公示時間一般為三天。公示期間應設立專用意見箱或舉報電話,接受執行機關干警以及罪犯對公示內容的意見和舉報。

      第二十五條 公示期滿后,合議庭應派專人到公示地點公開開箱收件。

      第二十六條 合議庭對收到的書面材料應在進行分類后逐件核查處理。經查舉報屬實的,可能影響合議庭擬減刑、假釋意見的,應將核查的情況通報提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對收到的信件和核實情況的材料均應當入卷。

      第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以下減刑、假釋案件,可以召開聽證會:

      (一)提請假釋的案件;

      (二)提請減刑幅度在二年以上的案件;

      (三)以立功或重大立功為由提請減刑的案件;

      (四)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案件。

      第二十八條 人民法院進行聽證時一般應通知以下人員參加:

      (一)提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刑罰執行機構的工作人員和駐監檢察人員;

      (二)由人民法院隨機確定的監管干警代表二至三人;

      (三)由人民法院隨機確定的、與擬減刑、假釋的罪犯在同一監區服刑的罪犯代表二至三人;

      (四)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參加的其他人員。

      人民法院進行聽證的案件,可邀請同級檢察機關派員出庭監督。

      第二十九條 聽證會在審判長的主持下,按順序進行:

      (一)提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的工作人員宣讀建議書;

      (二)監管干警代表就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的服刑表現發表意見;

      (三)罪犯代表發表意見;

      (四)罪犯本人陳述;

      (五)出庭檢察人員發表監督意見。

      第三十條 經聽證后,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的工作程序正確,據以減刑、假釋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依法裁定減刑、假釋;如果發現提請減刑、假釋的事實有疑點,經核查后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或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的工作程序不當的,決定不予減刑、假釋。

      第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建議之日起,應在一個月內審結。案情復雜或情況特殊的,經分管院長審批后,可以延長一個月。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的案件,經審理后以下列方式結案:

      (一)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裁定減刑、假釋,并將裁定書送達執行機關、同級人民檢察院、罪犯本人;同時向執行機關、罪犯本人送達執行通知書;

      (二)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以決定書的形式通知執行機關,并在決定書中簡要寫明不予減刑、假釋的具體理由。該決定書只送達提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

      (三)對執行機關提請假釋的,人民法院不得直接裁定減刑;

      (四)對執行機關提請減刑的,人民法院不得直接裁定假釋。

      第三十三條 對有期徒刑罪犯的年度減刑、假釋比例,一般應控制在監獄在押罪犯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下。

      對犯罪時未成年的罪犯、女性罪犯可適當提高假釋比例。

      第三十四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且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由看守所代為執行的罪犯的減刑,參照本細則執行。

      第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接受人民檢察院對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的監督。對人民檢察院認為減刑、假釋裁定不當,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后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重新組成合議庭審理,并在一個月內作出最終裁決。

    第八十二條 刑罰的具體運用程序 http://www.www88wbwb.com/zhuanti/3927.html
    以上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久久AV高清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